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的2020年软考高项的备考之路
wx5d1488d24fd78
2020/12/30
我是一名毕业多年的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多年来一直从事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由于工作经历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一直有拿到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资格证书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网络找到了51CTO学院(可以说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吧),一方面,想在获得证书的前提下,通过正规地培训更系统地建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架构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在各位经验丰富的名师指点下提升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备考的兄弟姐妹们都知道,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官方教材的厚度惊人,绝对是一款催眠利器)。
我曾参加了2019年下半年度的软考高项考试,当时在下午案例科目上栽了大跟头。因为我之前一直对考试信心满满,那次失败使我一度陷入了低迷,但是,当我看到同学们在群里交流学习心得,互相鼓励以及班主任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我终于明白:过多地懊恼和自责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更快地投入到51CTO下一轮的学习计划中。令人欣慰的是,我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助51CTO平台系统地学习,顺利地通过了2020年度软考高项考试。
下面来和大家具体聊聊我的备考体会,希望能给即将参加软考高项的朋友们一点参考,帮助你们快速领证,升职加薪,迎娶……,走向人生……。
众所周知,项目管理知识占软考高项的比重大,涉及考点多。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复习项目管理知识这块内容的计划,首先对照《32小时》,一边观看项目管理理论的录播课,一边对书本上的重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并及时完成《32小时》每章节的课后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九阳神功之项目管理实战”的录播课是在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学习,能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十大知识领域各过程组的相关知识。在这期间,必须要重视每期的直播课,尽量不要缺席,直播课的内容至少要观看2次,在直播课上,老师针对每章节的重点对来年的考试方向做出初步预测。尤其是直播课的讲义,课后必须要反复温习。毫不夸张地说,老师在直播课里传授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但是,我们决不能撇开录播课,一味地认为,只要听了直播课就万事大吉了。如果说,录播课是大楼的地基,那直播课就是主体装修,二者缺一不可。另外,对于高级项目管理知识部分的复习,建议应以老师的课件标注的重点知识点为主,不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毕竟,从历年考试的分值来看,所占比重很小,但也不能忽视。
信息技术的内容是软考区分于PMP的一大特色。对于技术小白而言,可能有些望而却步。然而,事实上,软考涉及的技术知识一般只有在上午的选择题中才会出现,而且考点一向广而不深,基本上只停留在皮毛认知。所以,建议小白们硬着头皮把51CTO平台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录播课至少要过一遍,以理解为主,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分析的考点基本上都贯穿在平时的课件里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针对老师每节课指出的重点内容,尽量能自己写下来,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自己可以围绕历年案例分析的出题特征和方向,结合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案例复习策略。特别是案例计算题,乃重中之重,强烈建议大家不要错过薛老师的关于计算题的录播课,一定要认真仔细地琢磨,每道题要多加练习,直至完全会做为止。
论文是软考高级考试的另一大特色。论文以十大领域五大过程组的知识体系为框架,结合我们平时的项目经验。孙老师、薛老师和张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对论文的写作思路都进行了详细讲解。经验告诉我,在写论文的时候,按这个基本套路来是不会吃亏的。我两次高项考试,论文都没有掉链子,19年下半年的论文成绩是51分。自己课后,多练习几篇,找到写作的感觉就行了。关键还是要熟悉各知识领域的过程组输入输出和工具技术。
我个人做题的基本顺序是:每节课的课后作业、《32小时》章节习题、手机app专项练习和历年真题。临近考试的1~2个月,我按照老师的话,基本上以刷历年考题为主,关注错题,查缺补漏。
由于2020年严峻的疫情形势,软考上半年考试取消。对我而言,喜忧参半。高兴的是,可能有更多的准备时间了。但我很快意识到,当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放松下来之后,就容易产生的懈怠情绪,影响学习效率。正如帕金森定律所说的:“如果安排给一个任务的时间有富余,人们就会放慢节奏消耗掉所有富余的时间。”所幸,在这段等待和拼搏的日子里,班主任老师定期会在群里督促大家不要松懈,考友们在群里彼此鼓劲加油,51CTO学院也会发来短信提示我学习进度落后。你们的严格督促、专业高效让我时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有你们真好!在此,我由衷地向51CTO学院的师生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及商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