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兽犹斗——纪念我的2020软考之路

wx5e591acd67978

4.8
5

2021/01/03

好像也没“困兽”这么夸张,只是在动笔回忆我的软考经历时,突然就想起了远在美国的儿子,在一个疫情极度恐怖的国家,一个人孤伶伶地呆在大学的寝室里,无处可去,就用这样一篇文章,与他共勉。

参加全国统一的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其实也不算心血来潮的想法,十多年前就有了这个念头,那时我还在单位从事着计算机管理工作,应当说更有条件,接受能力也更强,但总是以单位工作繁忙、家里老人小孩要照顾为由,仅仅就是动个念头,从未付诸于行动。

而今年疫情期间,有这么几个因素重新燃起了我想参加考试的激情,一是在单位看到总行的文件,说只要取得软考的高级证书,单位就可聘高级职称,二是社保局的朋友说只要拿到软考的高级证书,退休后的工资会每月能多拿多少钱,人穷志短,早早为退休做好准备,三是想给远方的儿子做个榜样,老子能做好的,儿子也不能落后,还有一个,也是受到何太的刺激,说只要我报名参加培训与考试,所有费用都由她承担,难得铁母鸡这么大方,我就勉为其难,迎难而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虽然离开IT工作已经有十年,基础怎样先不说,对计算机的兴趣我还是有点的。

说干就干!通过网上咨询,我选择了软考中专业性相对较弱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毕竟有十多年没有接触编程,选择了“51CTO学院”为我的培训机构,薛大龙老师为我的主授课老师,在两月底报了名,准备参考五月份的考试,那时想着,五月份不过,十一月份再考一次,应当过了,再不行的话,明年五月份最后考一次,必须过了。学校负责营销的老师也是在忽悠我,说上他们培训班的学员,只要每次认真只听课,作业全部完成,通过率百分之八十以上那是妥妥的!当我质问全国的通过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时,他说那是因为大部分考生没有选上他们家的课。姑且信之。

万事开头难。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所在的培训班已经开课有两个月了,导致我对学校的直播课听得云里雾里,而且,我有点高估了我的学习能力,因为上课、做作业基本上都在晚上,常常课听了一半或功课做了一半,睡着了!趴在桌上就睡着了!这可不行,我还要给其他人做榜样的。怎么办?备点零食。吃着零食总不会睡着吧,买了好多罐瓜子,结果等考好,还没吃完。而且,瓜子太好吃了,吃着瓜子,瞌睡是没打了,但作业也不想做了,课也听不进了。

大概跟了两个多月的直播课,差不多赶上了学校的进度,大部分作业也能够独立完成了,其中的计算题仍然是我的强项,准确率有90%以上,弱项是在一些偏门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上。论文还没开始练,想放在考前的两周集中应对。原定5月份的考试被推迟,具体时间还不清楚,一直到了六月初,才有了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上半年的软考因疫情被取消,与下半年的软考合并在117日开考。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好多知识点还没掌握,论文也没开始练习,这下时间又宽裕了很多。既然是11份开考,时间还早,可以先好好休息休息了。其实,这就是进度管理上学到的帕金森定律: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安排给一个任务的时间有富余,人们就会放慢节奏消耗掉所有富余时间。

大约到了十月中旬左右,该上的课都差不多上完了,也做了很多真题,不论是综合题还是案例题,都能达到及格分左右,但不是很稳定,而且如何写论文心里还没底,就从1028日开始请了年休假,最后十来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做最后的冲刺,一是在前几天巩固自己的弱项,并对十大知识点各过程组的输入、输出及工具和技术进行重点复习,直观地认为这即是写好论文的必备基础,又是回答下午案例题可以用到的知识内容,二是在考前最后一周学习了很多论文范文,掌握了写论文的大致结构及技巧,并试写了包括范围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论文,这几个也是老师认为今年出题的重点方向。

考试的那一天,心态还是很放松的,因为论文练的时间短,认为这次通过的把握不大,准备明年5月份再考,那时提前多练几篇论文,应当肯定能通过了,这次就权当练兵吧。

考场是放在当地的一个中学,学校的门口贴着这次在本地参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学员编号,我数了一下,大概有110人左右,不知最终能有多少人过。我所在的教室应到30个考生,实到只有一半左右,到场的考生大都有几次的考试经历,这些都印证着考试的残酷性。我应当是所在教室年龄较大的考生了,这更让我有一种超脱的心态对待这次考试。

上午的综合题考后自估应能通过及格线,其中英语题有点出乎意料地顺,5道题大概能答对3道以上(后面对标准答案实际答对4道),而这5题本来是属于我的放弃范围的(答对1分就算正常了)。下午的案例题考后自估大概在及格线左右,其中计算题大概能拿个23分左右(接近满分),其它两个大题大概能拿个22分左右,但在后两天信管网公布标准答案后,我想惨了,原来信心满满的计算题应当用首列成本预算来计算EV,但我选的是第二列计划成本,这题如果失分,下午的案例题就不可能及格了。

下午的论文题是两选一,一个是写成本管理,另一个是写采购管理,都不在我前几天的练习范围,但是我的工作经历帮了我的忙。我在单位虽然已经不从事IT管理,但我现在所在的部门是客户经理部门,有时需要帮助客户采购IT系统,这使得我写论文可以言之有物,我从规划采购、实施采购、控制采购一直到结束采购,洋洋洒洒写了2000多字,其中穿插了如何实施软硬件采购招标的具体过程,这中间的遗憾是对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记得有点模糊,但总体来说,练兵的目的是达到了,能不能过则要看老天的安排了。

考试成绩是1218日知道的,老天还算是眷顾我,没有让我再折磨几个月,我的成绩居然都过了,下午案例题中的计算题经过薛大龙老师的答疑,似乎不会被扣分,可以压线通过:

image.png

总结我这次考试,个人认为有这么几个经验:

一是要选一个培训学校,选对培训老师,51CTO学校和薛大龙老师都算是正确的选择。

二是所有的课程、直播课都要认真上,不能按时上的话也一定要看回放,对老师讲的三星以上题都应特别认真记录。听不懂的课程要多听几次。

三是布置的作业要全部完成,对不懂的或容易弄错的要建立自己的错题库,多练反复练。

四是至少下载一个APP或小程序,可以每天练习10道以上题目的,我用的是“51CTO题库”小程序,每天打卡做10道以上题目,对不会做的题目也放到自己的错题库。使用手机练习的好处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几个题目,加深自己的印象和理解。信管网上面考试中心的每日一练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这些练习,我在上午综合题的考试中直接受益,很多题一看到题目就能背出答案了。

五是论文首先要学习老师推荐的范文,掌握写论文的套路与技巧;二是论文项目上是围绕十大知识领域五大过程组展开,这里面的每个知识领域自己都要手写一篇论文,有条件的话请老师予以修改,然后自己熟记,可以在考试时直接派上用场。有这么一个说法,评分老师一看你字写得多,辛苦分也会给你加上几分的。

2020年,我的软考已经暂时告一段落,要感谢51CTO学校认真精密的安排,感谢学校以薛大龙老师为首的教辅人员的悉心指教,感谢学员的互相鼓励与经验分享,同时也为自己八个多月时间的坚持点一个赞,我的收获并不仅仅是通过了考试,同时能将学习掌握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也为不断接受新事物积累了信心,学习,永远在路上,技术成就梦想,挑战实现希望!

 

高项十一期学员  何肖标

20201231

代理合作
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