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学习 重视复盘——我的PMP备考之路(上篇)
mb5f4e0b8f27215
2021/01/13
首先说说报考PMP和选择51CTO的原因吧。
我叫郑罡,是51CTO-PMP13期12月精品班的学员。2013年从清华大学电子系硕士毕业后,在一家从事智能门禁与监控的中外合资企业负责软件项目开发,2018年进入一家航天科工集团控股的国有企业负责软件研团队管理。2020年9月决定报考pmp,一方面是出于获取专业资质镀金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中以考促学,督促自己不断充实提升自我。
在对比了多家培训机构后,51CTO王安老师的试听视频深深吸引了我。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顿挫分明,于是我最后选择了追随王安老师开启备考之路。
9月初报班后,我迅速入手了PMBOK第六版教材。怀着兴奋的心情,我开始研究这本800多页的“鸿篇巨制”。通读完质量管理章节后,我发现自己很难抓住教材的重点,看过的知识如同过眼云烟,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开局不利的我决定放下教材,调整策略。
在助教老师的建议下,我把前期复习的重心回归到王安老师的录播视频和汪博士的解析上。我以王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为重点,以汪博士的解析作为辅助和补充,同时每章节整理思维导图,强化理解,尤其关注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中各过程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我的复习过程开始有条不紊地平稳进行。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迭代复习。由于自己主要从事的是研发管理工作,对有些知识领域没有接触过,所以每过半个月,我就会从整合管理开始滚动迭代,回看录播课程和汪博士解析,加深印象。经过三轮的迭代后,自己对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的知识点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49个过程活动的ITTO虽然做不到全部记忆,但重点的ITTO元素已经可以熟练掌握了。
11月初开始进入模考阶段后,我根据直播答疑课的安排制定模考进度计划,大约为3天一套模拟题。由于前期迭代复习比较扎实,我的模考分数已经能稳定在170分~185分左右。但我认为做题只是基础,模考完的复盘比模考本身更重要。我的复盘方式是全面复盘,前四套模拟题和最后的冲刺题都会针对每套题200题的每个选项、每个知识点查看PMBOK对应内容,加深理解,查缺补漏。由于复盘和模考的心态完全不同,模考为了做对,有时会采取一些诸如排除法的策略,但在复盘时我会从头仔细审视每道题的每个选项和思维逻辑,尽量贴近出题人思路并且完善知识体系,杜绝运气因素的影响。
同时,由于疫情情况特殊,我从第四套模拟题开始,就尽量模拟考场真实环境,戴口罩、不喝水(我平时是一个很爱喝水的人。。。)、填涂答题卡,初期会有缺氧、口渴的不适感,但为了考试也只能提前适应啦~
从11月中旬开始,我回归PMBOK教材,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由于已经有了三轮录播课程、汪博士、直播课的基础,加上复盘时已经精读了PMBOK大约1/3的内容,此时通读PMBOK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于是我以一天一章的进度通读一遍PMBOK教材,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最后的完善和补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及商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