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51CTO学软考—我的备考故事
mb5e0368cbf1774
2021/07/18
我在51CTO学软考—我的备考故事
初识51,是因为偶然间听说单位的一位老师傅,为了一次性考过高项,而花高费(大概3000+)而报班。由于我是零基础,大学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但对代码、指令、协议什么的完全都不记得了。后来又了解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偏理论,所以想拼搏一下。
我在报51前,还在淘宝网上报了一个99元班,终身可听的那种,听了两节课,完全云里雾里,对于我这个零基础的,简直就是在听天书,老师基本上是按着教材走,没有总结、对比、归纳。我记得有节课上,我问老师“原型法和其它几个的区别在哪儿”,老师直接说:“一看这位同学就是没搞过开发的”,然后又把书上的理论念了一遍,结果我还是搞不懂。于是,这次激励了我报51的决心,既然想进步就必须舍得投资。
还有就是,我在咨询51的同时,也咨询了希赛,多方了解,大众反映,51薛大龙老师风趣幽默,他将课本上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例子描述出来,还有好多易记的口诀,所以学起来非常轻松。跟家人商讨,对比两家后,最终我选择了51。
我是在2019年11月底报名的,报名后,我天天听薛老师的课,越听越上瘾,每天都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来学,正如薛老师说的,我开始的时候30分钟的课程,大概听一个半到二个小时,每个知识点都“吃得特别透”。所有课程听下来大概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吧,当时刚好赶上疫情,所以我就每天学得特别充实,感觉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后来2020年上半年课程取消了,我有点失望,稍稍放松了点学习的节奏,5月份之前,我将薛老师的课通体听了2遍,计算专题还有十大领域等重点部分听了3至4遍。后来6、7月份放松了2个月,8月中旬报名后,我就又加紧学习起来,有了前半年的听课基础,这次我是以做题为主,一边听录播一边做题,把录播课全听一遍后,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针对性的再次听录播内容,5年内的真题我平均做了3遍,最终都在65分以上。9月底我开始写论文,对于我这没搞过项目的,对论文的理解完全一片空白,10初,按照班里的论文模板我写了12篇论文(含1篇双拼)。当时对论文的理解就是框架、输入输出、还有书上的概念。考试前我充满信心,对高项势在必得,也许是我太过自信,也或许是我太轻视论文了,考试结果出来后,对我打击很大:前两项还好,基础57、案例54,论文29。看到成绩后我懵了,WHAT? WHY?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呢,论文完全按模板框架写的啊,小题目也有覆盖,我qq留言大龙老师,大龙老师说:肯定有“硬伤”。可我完全不知道硬伤在哪儿啊,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我非常颓废、无助,我向省人事考试中心申请复核,算是给自己留一点念想吧(当然后来结果是维持原判),但同时我又做好了第二次考的准备。
第二次,我主要是看教材、做题,然后听直录播课,下功夫最深的是论文,我没做过项目,但是单位同事做过,我将同事的项目内容借鉴过来(事先争得了同事的同意和支持),然后把项目内容彻底吃透。接着我多方请教已经考过高项的朋友的经验,总结出来就是:论文只有框架是不够的,要把项目经理在每个过程怎么组织、协调、管理团队、处理突发事件等等都写出来,输入输出只写一两个即可,或者不写也可以。按照这个要求,我把11个领域(含1篇安全)的论文又重新写了一遍,大概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写完后我让两个已过高项的朋友帮忙审核把关,得到的结果是这次论文肯定没问题。将这些都准备好后已经是5月初了,于是我加紧背论文,大龙老师说这次应该是“范围和进度”,我将这两篇背的最熟,然后又背了其它5篇,以防万一。最后半个月冲刺阶段,我把大龙老师划的重点和我准备的论文都录成语音,利用一天中所有的碎片时间反复多次的听、背,考前10天,我每天做一套题,然后背写一篇论文(考前背写是完全有必要的,我开始2个小时写不完2000字,最后能写3000+,所以笔速一定要练)。
考试当天,有了上次的经验,我这次比较稳一点,上午没有过多研究那些不会的,给下午留着精力;下午案例稳抓稳打,特别对计算题,反复核对;论文题一看是范围,心中窃喜,只是小题目有点难应付,但是也按题目要求凭自己的理解程度写上了,论文我一共写了近3000字,最后貌似只空了两三行,写完后时间还剩15分钟,通体检查了一下,就结束战斗了。第二次我的心情比较平和,没有上一次那么迫切,想着应该能过,过不了大不了再来一遍吧。还好,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成绩出来后比较满意57、62、48。总算是过了,对我这已近40且已有两个孩儿的妈妈真心的不容易。
总观备考路程:艰辛、痛苦、彷徨抑或时而崩溃,总归是在不断的成长。是谁说的来着,“跟对一个团队很重要”。大龙老师的课,将书上的知识总结归纳得特别浅显易懂、容易牢记;还有就是在听课有余力的情况下,按照大龙老师说的重点把课本看一遍真的也很有必要;最后就是论文一定要写项目经理怎么按照各个过程组做项目,多写做法和事例,光写框架和输入输出是不行的(这句话唐徽老师也反复讲过,当时没理解,吃一次亏后才真正明白)。
总之,非常荣幸能认识51cto大龙老师这么好的团队,非常感谢大龙、邹老师、孙老师、关关班主任、还有助教唐徽等老师们,祝51cto学院越办越好,祝各位老师天天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及商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