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本身工作就是数据库管理员,所以一开始就有一定的Oracle基础。我看其他人分享的鸡汤太多了,我这边就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吧。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在51CTO的班级里,我大致可以根据课程与考试,分为三种情况,请大家自行代入。A、只为了取证B、学习一些操作,然后取证C、掌握基础操作,了解oracle原理,取得ocp证后,冲击ocm证书而这三种情况,跟实际上学习的三大模块也相互呼应。首先是只为了取证。这种最简单,就是刷题。根据老师提供的题库及刷题软件,不要傻傻的抱着word和pdf一遍一遍的看,而是要制定一个一个的里程碑。就以我为例,我是以10道题为一个小目标。也就是说,看十道题,记一遍答案,然后直接去刷一遍题,这遍题当遇到不确定的,拿出你的word和pdf,看看是否是自己记忆错误或者哪里没关注到。然后去做第二遍题,这时候你就可以很轻松的答题。当准确率100%后就刷后十道,同样方法刷完后,把前十道题加上一起刷一遍。以此类推,直到当天结束,第二天复习一下,就直接开始第二天的刷题,不需要叠加前一天的题目。等全部刷完后,就可以报名两天后的考试了,报名完成之后,全部题一起刷。一般全部刷五到六次后,就可以稳定在95%以上了。按照这种方法,我的时间是每10道题平均30分钟,每天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一周就可以直接考试。至于所谓的083没有vce文件,这个东西吧,你都知道是什么文件了,就不会那啥么,大家都是搞IT的,咳咳。这里要提一点,根据实际考试经验来看,题库一方面是为了让你过,一方面还要把分数控制不能太高了,所以在个人看来没必要强求答案,没太大的必要去理解。关键字,yyds。其次,是学习一些操作加取证。就相当于在取证的基础上,要踏踏实实的学习一些操作,那就直接在录播课上,或者说闯关学习模块,学习里面的必修课即可。而且根据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经验来看,常用操作无非就是建库,增删改查,加一些管理用的命令。其他的大多数都有成熟产品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并且全部都是图形化界面,所以了解即可。而冲击OCM则是难度较高的,一般也都是有一定基础的DBA会考虑这个方向。对于这类同学,其实我个人认为可以重点研究一下老师的直播课,里面大都是一些原理性的内容,每节课可以反复学习,知识点很多,很细。如果允许的话可以和老师一起画图,会加深你的记忆以及理解。同时对于录播的学习内容要求也要高很多,不说完
mb62134dc79a860
307
0
时光匆匆,毕业就快一年了,现在我是一名从事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工程师。在过去的一年中,学到的东西十分有限,并且我长期出差,白天做着项目实施的工作,晚上经常还要帮别人远程支持,有很长一段时间耽误了课程学习。与51CTO结缘是在大三突然想参加软考的时候,在B站评论区看到很多人选择51CTO的免费题库,所以我也跟着加入刷了起来。在大四毕业后,偶然间看到51CTO公众号关于华为云计算训练营的推送,由于我是网络工程专业的,大学期间也学了一些关于云计算的知识,但学的不是很深入,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深究,也意识到系统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拿着H3CNE也毫无竞争力,所以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我记得当时石老师在讲OpenvSwitch这一块的时候,解决了困惑我半年的问题,当时在学校只知道是拿来建虚拟交换机的,其他一问三不知。总的来说,石老师在很多知识点上讲得比较透彻,让我容易理解,于是便对自己进行了投资,包下了石老师的课程。我是去年八月报的班,开始我不知道该先从哪个方向开始,就两个方向的录播混着看,感觉效果不佳,再加上期间由于工作原因耽误了很久,所以直到今年四月份我才备考安全,希望大家不要像我这样。在备考过程中,我主要是先看的录播,在石老师笔记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理解,再对每科考察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强化。我习惯用word做笔记,在刷题的同时,我会不断更新我的笔记,掌握每道题考察的重点,千万不要只背答案,尽量做到每个选项都知道为什么选,为什么不选。再次点赞51CTO的题库,知识点基本完全覆盖,虽然721考试遇到有10道左右的新题,但是只要你熟记题库,再加上平时的积累,通过考试是很容易的。在此,感谢石老师、绿子和梅梅班主任平时的细心解答。证书已到手,接下来我还要巩固知识点,继续强化我的实操。当好运降临在自己身上时,你会觉得“我配”,而不是眼看着好事落在别人身上,然后愤愤地说“我呸“。希望同学们早日成为华为专家。
wx5d183a89ca987
184
0
前言:首先感谢芬达老师的邀请来做分享,同时感谢芬达老师在枯燥的IE学习路上陪伴与鼓励,也期望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互相鼓励,互相影响。大家好,我是HCIEDatacom四期的学员,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目前就职于某中小通信设备厂家,任职该厂技术支撑,已持有华为云计算方向HCIA证书、华为数通方向HCIP证书、新华三H3CNE证书、美国PMI机构PMP认证等,正在芬达老师的监督和鼓励下冲击华为DC方向HCIE证书。受芬达老师邀请,分享一下自己多年惨痛的求职与学习经历,希望可以为诸位同道中人所借鉴和避雷。当然作为理科男,文笔不佳还请见谅。个人IE技术学习笔记博客:https://blog.csdn.net/qq_33162707谈起学习与生活,怕是还需从毕业说起,与其说是毕业不如说是一粒萤火在茫茫黑暗中的盲目奔赴,很不幸,刚毕业的我就入了一家曾经鼎盛此时低谷的某网络公司,整个工作环境大概一词以概——暮气沉沉,没有期待中的高新技术,没有期待中的相互传授,没有期待中的高薪就业,但是初入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判断,更多的反而是坚信自己多付出一点总会让人看到,总会能迎来曙光,或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回想起来答案显而易见,或许也就是当时的遭遇与经历,现在在对待新员工的时候,我希望尽量的把所学所知传授出来,让初入社会的你们能够感受到些许社会的友好,不会那么狼狈,如果多年以后你们回想起来,能够记得我为诸位兄弟所付出的一点点我便欣然快乐。回到正题,在那一年半的工作中,一是感觉到确实基础薄弱,二是会反问自己这是以后想要的生活吗?这种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于是业余时间开始摸索,从linux运维到mysql,从python到网络安全,真就是盲头苍蝇,逮到什么就想埋头学上一把,当然不得不说的是,确实提高了知识的宽度,但是所学不经历实践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终于随着公司财政的赤字和老师兄长的指导,还是离开了这个人生中第1份工作,回想起来当时是付出了很大的勇气,我也曾和一些同学朋友交谈过,普通人或许对于第1份工作真的有处女情结,但凡能勉强度日总想在拖一拖寄希望于它自己会好的,事实证明无为而治的思想不适用于职场,你的努力和决策会影响你的未来,遇事不决,不妨大胆一点,当然代价是后面几个月生活异常艰辛。找工作这件事,对于刚毕业一年的小菜鸟真的是很头疼,工作经验不说,那些面试官的恶趣味仿佛就是故意问
林间大雪
337
0
我是华为HCIP安全9期的学员,和51结缘应该来说是我迷途知返的标志性认知,我本来就是学和网络相关的,但毕业后却一直没有从事网络相关行业,反而阴差阳错,入错了行,跑到了制造业一线去,一干就是毕业到现在;我其实一直都想辞职提桶跑路的,但一想到辞职后还真不清楚能干什么,所以就一拖再拖到了现在。之前为了能辞职之后有一门技术在手还通过其它途径学习了别的技能,比如PS、PR、AE等等,毕竟那段时间到处都是充斥着自媒体的狂欢,我也很想跑去分一杯羹,但无奈后面也只是浅浅跃试,可能是因为只是随了大众,而不是随了心。来到51,可能真的是天注定,在没报班之前,我完全不知道51的存在;之所以知道51还是因为我的老师,因为我专业就是这行的嘛,所以我的老师当然也是教网络相关的,只是当年在学校我没学好,但我老师分享的相关网络知识,我看到了都会点进去看,去年有一段分享得特别多,后面就添加了51老师的微信,跟了几天直播课,本身就有点基础,加上石野老师讲得也很好,很透彻,我觉得还不错,后面就报班了。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怎么认真去学,我的工作时间和住的地方真的尴尬了,不是没网络就是几个人在一起,我这一学习,这不摆明是告诉别人“我正在准备跳槽”,所以一开始好几个月我都没能真正落实学习。后面搬了住的地方才得以有条件学习,不过那也是今年的事。我实在是太想跳槽了,所以一开始我并没有怎么刷录播课,匆匆过了个遍而已,导致很多知识要么一知半解,要么过眼云烟,左耳进右耳出,学了个寂寞,然后就匆匆刷题了。我的考试之路并没能和其他同学那么幸运一次过,华为题库不稳定加上我基础不牢固,真的就只考死记硬背就去考试了,有两科我都需要补考才过的;幸运的是只需要补考一次就过了,很开心,算是今年首甜吧!当时考挂之后我略微灰心,真的意难平,因为我那两科都是只差一两题就刚好及格了,这种情况心里那种委屈特别凸显,所以后面我也没敢继续刷题库,等着七天之后再战,而是静下心,放平心态。然后认认真真的看录播课,一个实验一个实验的跟着做,笔记一个字一个字的记下,一段时间之后学得差不多牢固不敢说,但至少大概懂得,所以后面我再去刷题的时候,感觉神清气爽,不再像之前只记答案,所以能分析为什么是这个答案,有些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答案的才死记硬背,所以后来考试的时候即便遇到题库没有的生题我也不慌,我会分析、会判断,不再是一头雾水。对我来说考过不容易啊,真的非常
mb60bfefeddb010
457
1
大家好,我是报名了OCP12期的学生。作为一个技术贫农,我深感觉自己没有资格在这里分享,因为我内心有着太多自卑和焦虑,堆砌着不自信。但是这一次我想说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感受。现下,受到疫情的影响经济不景气,各大互联网纷纷裁员,让我感到焦虑的同时明白了不进则退,如果自己一直在工作上能力上不进步的话也会慢慢被淘汰。自己的技术和头脑才是铁饭碗,世事万变,要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变。要不断的学习充实。活到老学到老!在报名51CTO之前,我问过业内的朋友,问这个OCP证书的含金量问题,看法不一,但是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也综合对比了很多机构,层层询问,课程销售老师也很耐心回答我的问题,最后敲定报名了51CTO平台。毕竟做it培训这块还是比较成熟的。报名后,一直跟着多哥在学习课程。课程是直播加上录播的形式。我一开始主要是看课程中的录播,学习到了很多干货,课程讲解的细致,全面,让我对数据库的思路瞬间清晰了。有班级学习群,平时多哥也在群里解答问题,有工作上的事我也问他群里兄弟也会帮助我。学习氛围强。直播一周一节课,多哥上课幽默,不过直播课有难度,我刚开始听不是很懂,后来跟了13期直播课第二遍直播课能听懂了。后来就考试。群里的李老师给了我题目和关键词记住和刷题软件,题比较少,全英文是难度,逼自己一把。背好了就联系班主任Cherry老师预约考试。题库很准,刚开始有几道新题,后面就都是题库的题了。今年4月和5月考完并通过OCP资格认证。其实没有学习方法的分享,个人的做法就是老师提供的作业,一点点完成,一天不行,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三天。平台值得信任,老师也值得信任,在这条路上,充分相信老师,加上自己每天的坚持,完成认证就在我自己认定的日期内。也许是因为考试得到了鼓舞,我得到了自信我会坚持走好自己选择的路,坚持学习。51CTO平台值得肯定,专业老师及班主任老师都是,选择这里,真不错!在这里坚持耕耘,肯定有收获!我们要想多得一点,就要让自己多付出一点。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就要付出什么样的心血。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事都不是一下便可成功的,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报名学习是投资自己,报名是首先,坚持学习是第二步。缺一不可。最后附上我的成绩单,也祝后面考试的同学能考过。
wx5c8a5b7fa3302
549
0
1-自我介绍我本身是一名职业运维工程师,管理着上百台物理机服务器,但是并没过系统化的学习,一路摸爬滚打,走了不少的弯路。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大龄未婚(* ̄︶ ̄)。自从有了换工作的念头,才想起该考一个合适的证书来证明自己。2-缘结华为做为一个51CTO的十年用户,一直从51CTO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真正和华为认证结缘还要从公司的业务被M国列为“实体清单”说起。由于之前大量的使用国外的技术和服务,在那一刻起,所有的业务和支持都受到的严重的影响,此时才不得不向国内技术转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和51CTO的老师沟通时,她推荐了华为认证的课程给我,我犹豫片刻,但很快确定了下来,包了石野老师的课程。自此,开始了漫长的学习之旅。3-学习过程学习方式:视频+直播+实操+微信群答疑学习工具:有道云笔记+思维导图+HedEx+官方PPT学习环境:视频+实验环境(自己部署)以上就是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工具与方法。但重点是,所有的笔记都是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自己码字、自己截图的。没有完全照抄老师的PPT的。第二,是要亲自动手做一下,才会有深刻的体会。在这里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尝试自己打一套环境出来;没有环境的同学可以尝试使用模拟器,或者直接找老师申请实验环境。第三,石老师的课程我捡重点看了2遍(后面更新的和考试没有非常相关的,我没有做为重点)。第四、就是遇到问题及时在群里提问,有热心的同学会积极的回答(虽然未必全对),石老师答疑也是很及时的,重点就是要自己动手去做。4-备考过程我的备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持续。原来只有10套题库,到逐步更新到18套,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在我备考过程中,我基本已经不看老师的视频了。方法就是在先刷题,遇到做错的题目,就笔记到有道云笔记(这里推荐一下,app不能很方便的复习错题,有道云笔记倒是一个很好地记录方式)。结合遇到的难题或疑问点,去HedEx文档+官方PPT去找原文,基本上都能找到出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在刷题的时候提交了不少纠错;当然也感谢其他同学的贡献,让我省了不少时间。另外说一下,要经常关注群里的信息,凡是老师答疑过的问题,建议自己都整理一份笔记出来,便于复习。最终,我刷题+重点刷错题大约6遍吧。顺利拿证!恭喜我吧。O(∩_∩)O哈哈~祝其他同考的小伙伴也能顺利通过。5-荣誉分享最后,show一下我的证书。o(* ̄︶ ̄*)o
hailing0811
431
0
我叫黄博然,28岁,大学是自动化专业,0基础,上班族,之前是做硬件工程师职业,因很小就对计算机感兴趣,打算转行网络工程师。工作比较繁忙,只能晚上下班回来学的晚一些,一天保证8-9小时学习时间,周末6-7小时左右。肖哥的视频基本看3遍,初步只求当时理解,做到脑子中有印象即可,重难点记录下来,第二遍攻克重难点,第三遍争取做到记住百分之90左右的内容。笔记看视频的时候跟着肖哥的思路做。实验正常做,小实验做几遍自己可以有独立的思路会做即可,大型综合实验首先跟着肖哥的思路跟着视频敲,第二遍自己做,做到哪里卡住了看视频,记录卡住的地方,第三遍完全撇开笔记跟视频自己独立做,直到做出来跟视频相同即可,熟悉指令的同时可以对企业网络整体架构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至于备考,题库刷到看题目就可以想到答案即可,剩下的就只能凭借学到的只是自由发挥了,知识理解并且记住百分之90以上问题不大。
mb620b994fb00f2
422
0
本人是一个转行过来刚一年的新菜鸟(之前专业是项电子信息,但岁数现已30+,哎),说实话转行真的好难,难的不是在于学习新东西新知识的问题,而是在于面对转行过来时的各种被歧视,最最体现的是在找工作面试过程中(尤其面对一些做弱电、监控安防、LED、视频会议、门禁一卡通等等),后来终于有幸遇到了良心公司和良心老板肯收留本人,特别感激!!!!之前自己兴趣爱好使然,学习了思科ccna、华为hcna的基础网络知识(都未考认证,没钱呀),后来学习了vsan存储、vmwareesxi企业虚拟化的相关知识(基础的皮毛),在公司接触到了各种实物的服务器和核心交换机,有幸参与了之中。本着多学习多提升自己的目的,刚开始在网上各种找资料学习了hcip路由交换相关知识,感觉比na里深度加大了,范围面也有所增加,开始学习起来是很吃力的,有时遇到一个很小的问题在网上查资料找答案搞几天都没有解决,最后一位搞网络的朋友一句话就让自己茅塞顿开,这时深感有位能为你答疑解惑老师的重要性,于是毅然决然打算报个报个培训班进行系统的学习,经过多个培训机构的比对,最后选择了51cto,因为在听了肖哥的公开课后,我觉得只有肖哥的课我能跟上,其它培训老师也很牛,但是讲解的知识都是理论偏多,而肖哥会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挑选适合我们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最后在根据掌握的知识点一步步加深对整个技术架构的理解。由于平常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学习的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只能是每天在忙完工作后的中午和晚上小孩休息后拿出时间进行学习,在学习时建议大家一定要随时做好笔记,然后多做实验,这样可以让自己记得更牢,还有就是每次的直播课,最hao先跟着录播课件把下次直播需要的知识点先预习下,将不太理解的知识点记录好,然后直播的时候就可以找老师请教,这样相信大家都能很快的提升自己。最后再说说刷题吧,听同学们说221是最难的、222适中、223最简单,大家都是建议先把223考过,而我不一样想着如果能把221先考过,那将对后面的考试有很大的信心,既然最难的都能通过,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于是过完年后开始了刷题之旅,刚开始做题库的第1感觉就是好难呀,哈哈,好多知识点课件里老师都没有讲呀,做的一踏糊涂,然后翻书翻笔记去找,感觉做遍题库对自己的掌握知识又是一种新的提升。后来刷了一个月后通过对知识点巩固发现也不是那么难了,偶尔还能在群里为新来的朋友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把
e_e
347
1
大家好,我是OCM精品班的学员,上个月参加了OCM12C的考试,当前分数已经出来,考试通过。借此机会,分享一下自己的Oracle学习故事吧。一、学习之路1.踏上征程我是从事系统运维、项目实施工作,oracle的安装部署和一些日常运维工作都会涉及到,但自己一直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梳理过。公司在项目工作中也需要一些系统和数据库DBA的证书来作为资质,因此联系了51CTO的老师进行了咨询后,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路。OCP阶段的学习是多哥讲的课,讲的非常详细。后续一次侯导的公开课时,自己对侯导在OCM学习上的建议和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想证明自己还能继续学习提高自己,便报名参加了OCM的学习和考试。2.理清思路无论是OCP阶段的多哥的讲解还是OCM阶段侯导的指导,ORACLE的原理讲的都很透彻,课程学习完成后,对oracle整体的物理和逻辑结构,运行机制有了较好的认识和把握。明白了之前在实施和运维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原理,对出现的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和解决思路。3.披荆斩棘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对于碰到的问题,会先根据其运行机制和相关原理来进行一下分析,如果思路确实没有,可以通过网上搜索解决方案,再对比官方文档进行二次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在一次次的解决问题中得到不断的提升。二、考试之路1.考试准备考试准备按照侯导的要求,做到原理通透、思路清晰、操作娴熟,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感到游刃有余。在准备OCP和OCM的考试过程中,根据学习的课程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进行一遍刷题,在碰到不清楚和不会的题目先进行搁置。这样可以筛掉一部分简单的送分题。后续针对不清楚和不会的再返回查找解决,弄清题目要求和对应的答案或及解决方案。OCP的考试便是自己在不断的刷题,不断的缩小自己的巩固范围,只到把所有的题目刷过一遍。在OCM的备考过程中,根据解题思路,理清相关操作的前后关系和会导致的后果。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刷题,练习和模拟考试状态。OCP的考试是在刷完题库后,进行多轮的考试模拟,将所有题目轮询几遍,提高题目的准确率和速度。OCM的考试则是按照解题思路,不断的训练自己的手速。最后将自己的手速提高到30%以内。OCM报名考试到考试时间是一个月的突击训练。前两周,每天自己争取独立完成1-2个场景的刷题,对整体有个
wx5ea592a557c51
477
1
大家好,我是Oracle19COCP认证课程11期的学员。从事于MySQL数据库相关的工作,一直想系统的学习Oracle数据库,但是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于是就想通过机构来进行学习。也找过、对比过几家机构,最后选择了51CTO。从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51CTO还是很可靠的。对于录播课程和直播课程,多哥真的很尽心尽力的为大家讲解,录播课内容很完整很多干货,直播课上课很幽默,大家都很积极。平时不懂的地方也会很耐心的进行解惑,多哥很给力。平时在群里遇到不懂的工作上的问题问多哥,多哥也能给到及时的帮助。对于OCP认证考试,考试主要包括082和083两部分,这个要非常感谢李朝阳老师了,老师整理的题库,题量不多,但是题稳、准,虽说考试时不是100%包含,会有几道新题,但是能考80-90还是没有问题的。其实,082和083的题库,不要所有内容都记,没那记忆力,也没有那时间,每道题都有它自己的标识,也就是关键字,记关键字的效率就会很高,李老师还总结了word版本的关键词给到我们记忆。082有配套的测试工具也就是刷题软件,把题看一遍之后就用它来进行刷题,每次刷题的正确率达到90%的话,应该就可以报考082了,问题不大。083也是同样的方法,083题库更少了,很精准。082和083一共所有的题库加起来就300道左右。但是083没有配套的刷题工具,但是有3个测试文件,如果每次测试时能达到90%的话,问题也不大。希望大家都能大家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如果有想学习Oracle19C并想快速取得认证的,可以考虑下51CTO!
哎,想牵你手
745
0
大家好,我是OCP12期的学员。从事oracle工作差不多都10年了,一直想考个证书,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报考,一是源于工作需要,需要OCP证书给自己加分以便升值加薪,二是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让自己对是oracle能有更深的了解。刚开始也上网查了一些培训机构,后来刚好办公室一个同事报了,经他介绍我也选择了51CTO,开始跟着多哥学oracle。录播课的知识点,直播课的干货,都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考证,由于51CTO题库很稳,题量也不是很大,只要认真对待,应该没什么问题。由于疫情考场一直不开放,还被取消了一次,建议大家都早点考试,疫情耽误考试。082准备时间相对比较长,通过刷题软件每天刷个50题,主要记住关键字,有个印象,到考试前两天集中刷了几遍,稳稳通过082。083相对简单一点,先开始看了李老师给的题库,记了记关键字,考试前一天找李老师要了练习题,做了几遍,也顺利通过。考试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要继续更系统的学习,毕竟技术才能成就梦想。祝愿其他的学员都能顺利通过考试,祝学校越办越好,谢谢!
wx5dfa30255b7b0
750
0
大家好,我是51CTODatacom无忧班16期学员徐良笑,我是在2021年12月与51CTO结缘的,当时我在移动运营商做视频监控运维,听说移动公司对协维人员有持证上岗的要求,虽然自己当时不属于全业务协维人员,没有强硬要求,但感觉如果从事网络技术工作,有个厂家认证证书是大势所趋,也是为今后选择工作增加一点信心,刚好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有个51CTO,1元4天集训的信息,就报着试听心态去听了几天,听了肖哥的课感觉讲的很好也很实用,当即下决心报班学习。下面简单介绍下自己学习过程,分享下自己考证的一些经验。报了班后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在3个月内通过考试拿到证书,51CTO的课程设计的很好,除了每周三或者周四有直播看外,还有如果中间加入或者没时间听直播看还能自己自学录播课,同时还有助教老师辅助答疑。因为平时上班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学习课程,我就给每天下班回来后学2个小时左右的课程,周末休息会安排一天学习5-8个小时,因为有一定基础,基础课大概看了3-4天就学完了,然后再通过大概10天左右把HCIA课程学完,当时群里都有很多同学在分享自己考证的经历和成绩,我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先通过2个月左右时间把课程快速过一遍有个整体的架构!过完年后逐步把考试安排到日程上来,HCIP总共要考三门,个人感觉223是最容易考的,所以计划把223和222一起考,然后多花点时间备考221。我觉得考证就要一鼓作气一次性把证书拿到,不能拖太长时间,而且疫情比较复杂可能会影响考试,所以我计划20天左右考过3门,大概在3月1日开始刷题备考,因为223题库量相对较少,总体难度相对来说也容易点,我大概通过3天从头到尾刷了一遍题库,每套题库里收集自己做错的题放到一个错题文件夹里,手机截图,有空就拿出来看看。然后第4-5天我又再刷了一遍题库正确率比开始的就提高了不少。刷完2遍后心里就有底了,然后开始刷222题库,222里有些章节自己比较陌生,比如MPLS,自己就集中了2天时间看完了这部分的视频课程,然后再答题,因为51CTO题库大都没有解析,自己弄不明白的就去百度找相关HCIP考试试题,百度里的CSDN有相应的题目解析,这个对自己理解答案内容有帮助。然后大概通过一个星期时间刷了3-4遍左右222题库,一样把做错的题整理出来,不管是手机截图还是其它方式,我觉得整理错题集是个很好的方式,因为有些你本身已掌握的内容就没
857
0
大家好,我叫鲍峰。我已从事桌面运维多年,由于近些年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让我这个中老年人(33岁)有了巨大的压力,于是我决定摆脱安逸的现状,开始和年轻人一起卷起来!首先我个人是热爱IT行业的,但是在IT行业里年轻人的竞争力要比我这个中老年人强的多。我开始思考,我这个年龄还能选择什么方向去在IT行业里继续干下去,于是我把目光放在了网络工程这个方向,毕竟年龄大也有一定竞争优势。提到网络工程,那么出现频率较高的莫过于CCNA/NP/IE和HCIA/IP/IE了,网上能搜到的学习资料太多了,但是我个人更需要的是快速就业,所以我打算报个培训班,不用问,肯定是先咨询百度搜索排名靠前的51CTO啦!找到售前老师详细了解了课程、讲师和服务,认为符合我的需求我就决定报名了。我是先看视频再做题库的方式考的HCIP,断断续续一共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看视频两个月,刷题库大概三个星期),但是回过头来发现这种方式太浪费时间!我个人推荐先刷题库再看视频!因为考试不需要你去理解题目是怎么做的,只要题库刷的熟,考试根本没有任何难度!先快速把证拿到手之后再看视频,这样理解的会更深刻!现在我刚转行到网络工程师,发现现在的网络工程师已经不再是偏向于传统的数通组网工程师了,也需要学习云计算及安全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这个行业里更加如鱼得水。
748
0
【华为HCIP云计算认证】活到老学到老,43岁大叔的云计算求学路原创
我是一名运营商员工,43岁。偶然的机会听了石野老师的云计算公开课,然后就入坑学云计算。做为亚历山大的中年人,平时工作忙的不可开交,家庭小孩也需要花时间辅导,一开始心里是没底的,怕时间不够。好在石老师的课讲的通俗易懂,把理论结合实际一层层剖析,让我很容易就能理解。就这样每天下班,做饭,陪小孩做作业,然后再学习1-2个小时。慢慢坚持下来,不知不觉就5个月了,终于在今天鼓起勇气去参加了考试,很幸运,通过了。^_^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云计算的架构,知道了未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的发展方向,感觉自己跳出了自己原来的认知体系(我在运营商做的传输网和固网这块),知道了外面广阔的空间,也算明确了以后的转型路线,哈哈,43岁的大叔谈转型。我觉得还行吧,人总要有点追求嘛,再说了国家不是在谈数字化新基建吗,不是在布局西数东算吗,运营商也在谈数字化转型。多学点东西,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51CTO的学习氛围很好,石老师和张老师也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在此感谢51CTO的各位老师,在这里不光能学技术,还能掌握好多段子,比如“宁可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别人”,还有什么“读书破万卷”,哈哈哈。这个月我又报了datacom的学习,给自己规划了今年的三大战役,云计算,datacom,还有个通信工程师考试,我相信,43岁不算老,只要还在继续学习,至少思想就不会老。
mb617a0272f278e
803
0
【华为HCIP安全认证】努力终不会被辜负,付出终有回报!原创
大家好,我是HCIP安全11期的学员,我是2022年2月份在朋友的介绍下了解到的51CTO学习平台的,以现在的疫情情况在线学习是做好的方法,所以我就毫不犹豫的报考了51CTO的在线学习课程。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我于2022年4月份顺利通过了三科考试,拿到了证书。在这里我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学习过程。学习篇首先所学习的是已经已经录制好的视频课程,课程中已经包含了很多知识点,所有学习所需要的资料,课件,笔记,拓扑等石老师已经整理好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跟着上课老师的思路去学习,在这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笔记,对应的课程有老师做好的笔记,可以在老师笔记的基础上去添加自己的东西,标记处重要的知识点,方便自己后边去复习的时候去看,而且课后有用于练习的题库,可以根据这个去了解自己本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及时翻看笔记去掌握。第二,要跟着石老师去练习拓扑的搭建。这个就是实操的练习,反复的去搭建拓扑,在这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所有的课程都学习结束了,可以开始准备考试的事情。备考篇对于考试,如果自己的时间充裕我建议每科刷题的时间留一周,并且一科一科的去考,这样每科考试所记的知识点不会乱,更容易通过考试。51CTO平台有专门的模拟卷,所以每科考试就去做模拟卷,通过模拟卷把自己没掌握的知识点继续的看笔记掌握,等模拟卷的每道题都滚瓜烂熟了,就可以参加考试了。努力终不会被辜负,付出终有回报。最后祝各位同学顺利通过考试,早日跻身于华为高级工程师。
wx6205c845d9180
776
0
我目前是一名大厂的职工,年过而立,没有一个证书傍身,反观现在新入职的95后,基本每个人都有两三个证书,就目前行业就业来看,有证书显然比没有证书优先录用。这也就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能力重要,但是这是隐藏的,证书是对能力的一种佐证。再有,很多大厂在评级或者加薪的时候会把证书作为一种谈资,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没有切肤的体会的。考取华为数通证书就在这时在我心里开始萌芽。由于我在处理故障的时候经常会上网问百度,而答案很大一部分来自于51cto的论坛。这是一个在IT领域很权威的论坛。闲暇之余我搜了一下hcip证书,51cto赫然推荐在列。我于是点击了一下,便加了佟老师的qq,聊了三个月,在佟老师耐心的讲解下,我对51cto产生了信任。在今年1月份我便交费开始了我的学习之路。终在4月中旬拿下了hcip证书。由于我目前在职,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学习,每天的时间有限。如何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才是王道。每天最多抽出2个小时学习,这里面可以把挤公交坐地铁的时间也算在内。我采取的战术是:先拿证,回过头来在仔细学习。心里就没有负担了。我是这样安排的,虽然手机也可以打开刷题的网站,但是我一般是在家里用pc打开网页看题。很简单,刷题训练的时候需要集中精神,这很重要。由于咱们大部分学员采取的是死记硬背法,鲜有人能够理会其中题目的含义。我也不例外。这涉及一个如何记忆的问题。每一句每一句的背肯定是不可取的。人的大脑只有在产生联想的情况下才能记忆深刻,发散你的想象力,在借助一些关键字眼。你会事半功倍。其中最难的是多选题。尤其是221科目的。我一般没看题目,直接背答案。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其中有一道题是三个选项,我把这三个选项凝结成一句话:以广播形式发送的服务器是非法的。你看,一下子你就记住了。广播服务器非法这三个选项。再有:邻居状态不会发送了,一定要确认下是怎么回事。你看,又记住了,邻居状态不会发送予以确认,选这三个。我也不是每一句话都富有想象力,更多的是把每一句话的关键字挑选出来,连起来也比背大段话强。总之发挥你的想象力。越天马行空越好。我还会有自己的错题本,用截图的形式记录在一个word上,上文提到,你在坐公交,挤地铁的时间,这些时间是用来复习用的,可以把你的错题本拷贝到手机上来看。由于是错题,不那么需要集中精神,嘈杂的环境也可以看。回到家里是不断的练习模拟。如此反复的学习。还有一点,保持好的心态,切不
鸿运泰来
612
0
一、自我介绍我是丁涛,大专学历,年近40,从事计算机行业10余年,平时工作就是桌面运维,机房管理等工作,也就是普通的网管水平。二、学习历程做网络运维的工作就是不出事闲得发慌,空闲之余就喜欢各技术网站看技术文章。但都是浅尝辄止,好似懂了又好似没懂,学的东西都是很碎片化的东西。知道有一天找资料搜索到51CTO网站,点到了肖哥的课程推荐,当时就想着免费听听涨涨知识的心态来听了下课,突然发现虽然从业10余年,好多新词都不知道了。突然觉得有必要充充电了,然后就在51CTO买了课程来学习。开始学习的时候并不是以考证为目的的学习,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着课程视频做实验,要么就是自己搭个测试环境测试下功能,连玩带学的弄了一年。去年年底突然接到消息RS到2022年6月底就要更新为datacom了。所以把学习重点转移到考证上,反正各种知识也掌握的差不多了,直接上手就刷题库,不刷不知道一刷吓一跳。题库的知识面太广了平时学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没注意,考到就不会了。所以边刷题边补漏,中午休息的时候就以刷官方课件为主,每天晚上就刷一套题,错题记到错题本上百度或者查课件把错哪都弄明白(也试过直接背题库,奈何年纪大了不理解的东西根本记不住,效率比直接弄懂还低)。题库里的题刷了3遍,初次刷题的时候主要找出哪些题不会记到错题本里,准确率差不多在50%左右,第二遍刷的时候因为很多错题都搞懂了,准确率差不多到85%左右。第3遍刷的时候,感觉不用看题,看到选项赶紧就知道题目了。题库很多题难点不在知识点上,难在阅读理解咬文嚼字上这点一定要多注意。非常感谢肖哥,肖哥的视频让我学到的很多新的知识,不学习的话都没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了,技术发展都很快,希望大家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拿到证书,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
eoathzero
640
0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转眼间,距离2022年5月28日的考试仅剩40天!你准备好了吗?视频看完了吗?真题刷完了吗?错题修正了吗?51CTO软考学堂模考大赛,今日强势来袭!快来测试前期备考成果,考前快速查漏补缺不到最后,不说放弃!一、活动主题最是一年春好处,正是“模考大赛”时二、活动对象软考学堂备考2022年5月份考试的当期学员(初级课程不参与)三、活动时间2022年4月18日11:00-2022年4月26日14:00四、活动内容(一)参与方式:pc端登录51CTO账号—进入课程—点击“课程”—选择模考模块【2022年模考—科目】(二)规定时间内作答完成—提交试卷(活动期间仅可提交一次)—查看本次考试当前排名及分数(三)模考规则1、本次活动仅“综合知识”试卷成绩参与活动排名;2、模考期间,“综合知识”试卷完成答题交卷后即可查看成绩,仅限在电脑端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参与考试;3、答题时间限时150分钟,中途不可暂停和保存,时间截止,系统将自动提交试卷;4、为保证考试成绩的准确性,活动期间试卷仅有一次答题机会,请谨慎操作交卷;5、各科目成绩排名靠前(分数需达到合格标准)同学可获奖,若成绩相同,则以提交时间先后顺序排名。五、活动奖品一等奖:背包、无线鼠标二选一二等奖:文具套装+精品小课一门(6个月观看权限)三等奖:论文答题纸、抱枕、充电宝任选一六、活动须知1.活动结束1周内,对获奖名单进行公示,对礼品进行发放。2.如对活动有疑问,可联系所在班级的班主任释疑。3.本次活动所有流程安排及最终解释权归51CTO软考精培课所有。
xuyq19971229
2.6K
1
大家好,我是RHCE27期学员,一直想考红帽系列厂商认证,由于工作原因,所以购买了51cto的庚振源RHCE课程,可以随时随地学习。RHCE课程视频虽多,但是庚老师讲的非常详细,很适合零基础的学员。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就是不断练习,要做笔记、要做总结,别人的笔记只适合别人,只有自己做的才适合自己,还要多总结规律。说的再多、听的再多,还不如自己动手敲一遍,一遍记不住,就一遍又一遍敲。只有不停的实践、总结,才能提升自己。考证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跟着录播课的知识点,一点点把它吃透,将其应用到工作当中。
qq59f215933d4f6
791
0
大家好,我是RHCE25-26期的学员,由于运维工作经常需要接触Linux,网上视频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想找个机构系统的学习,因此结缘51CTO。关于选择51CTO,我是通过从51cto领证的同事推荐的,我身边有几个同事报考其他机构的,通过对比,我最后选择了51CTO,事实上证明选择是对的,庚老师的讲课方式风趣幽默,之前所积攒的疑问也都能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一一解决了。课程也会有其他额外的知识扩展,对我们日常运维也很有帮助。关于学习建议由于工作关系,我其实没怎么看直播,但是老师还是会把视频录下来方便后面学习,RHCSA录播课程建议大家正常倍速看,因为基础很重要,后面解题也便于你理解;RHCE课程最开始的部分很重要,后面熟悉之后可以用ansible-doc命令查询,你会发现其实ansible比rhcsa好得分。RHCSA部分是建议可以边看视频边练的模式,命令有空就要动手敲一敲,然后再结合笔记,就会自然而然的记住了RHCE课程最开始的部分很重要,熟悉ansible基本规则之后,其他模块可以ansible-doc命令查询,还没有申请环境时,可以先用老师教学提供ansible环境重复练习考试题。拿到考试环境后,你会觉得环境很nice,跟真实考试环境一摸一样,练习的时候遇到问题可以先看报错信息解决,群里会有很多热心同学帮忙解答,所以一般问题都能很快解决。至于考试,要记住庚老师解题视频中强调的点和邮件说明,再加上老师模拟环境的加持,然后细心一点,注意一下路径之类的,满分概率还是比较大的,祝各位同学都能考到RHCE证书,最后附上我的证书
wx5fead36c64946
689
0
【红帽RHCE认证】java开发转运维学习RHCE经验分享原创
大家好,我是RHCE27期的学员。之前一直从事java开发,由于项目需要转到运维,便想到提升自己到运维技能,于是自学Linux,自学一年后总感觉一知半解,便开始寻找系统学习linux到课程,对比各家的培训课程体系介绍表,觉得51cto的是最详细的,最后听了一下庚老师的红帽试听课,觉得讲的有趣又详细,最终评估下来选择51cto报名参加培训。报名后发现,27期已经开课一段时间了,后面在兼顾听直播课的时候拼命赶录播课的进度,由于自己之前自学有一定基础,所以录播课也过的很快,但其中庚老师很多地方讲的很细,演示也特别全,自己也受益颇多,还有直播课也有许多有意思的知识,感觉自己学习下来后又上了个档次。整个课程学习下来,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1、做笔记,一定要做笔记,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做,只有自己做好笔记才能加深自己的印象,庚老师给的笔记自己只适合学习,当后面自己遇到问题并不好去找庚老师的笔记,也许直接想不起来,而自己的笔记却很好的帮助自己回忆解决问题。2、多练习,在做笔记的基础上多练习,把老师讲过的都自己练一遍,学习linux的核心就是理解linux系统,系统里面的命令是记不完的,但理解系统的话你就知道遇到问题,能去那里找到解决到办法。3、录播课很多精华,建议考完后还可以看继续学习。4、考试前的试题讲解看多看几遍,记下关键点。5、等申请到练习环境时,先按老师的流程做一遍,整理好自己每次做题的思路,思路很重要,然后看自己的错题,对比老师的做题思路,然后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刷题。6、考试的时候不要慌,99%的题跟老师练习环境一样,只要跟平时练习时一样做下来,不出灵异事件考试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以上就是本次学习的体会,最后上证书。
嘫
672
0
大家好,我是OCP19C课程第12期的学员,说起这次的OCP考证,其实我一直认为这不是信息人的发展方向,技术永远排在证书之前,技术如果到位了,证书只是多了一份证明而已。自己真正开始学习与了解数据库,其实是在2016年,离开了体制内,换了新的工作,有了责任,压力也陡然而生,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自己也开始了学习之路。不过这期间的过程,都是因为工作的需要,然后通过百度找相关的资料,然后搭建环境,测试,将单位的数据库由unix平台迁移到windows平台(因为unix大家都不会),然后自己搭建dataguard,不过这都是小打小闹,离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入门还差太远,所以我也在寻找学习的路径。来51CTO学习其实挺偶然的,之前也有所了解,但是一直有所担心,除了怕上当受骗,还有就是自己之前没有学习的方向,浪费了大好的青春,终于在2019年底,报了51CTO的数据库课程,开始了学习之路。这一开始,打开了视野,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动力也比之前强了好多。至于为什么要考证?其实也是在这两年多的学习路程里,发现学历,证书之类的作用,现在很多的企业对于招聘有着明确的要求,比如全日制本科,研究生,985/211,有的还对证书有着明确的要求...想想自己的情况,年龄上没有了优势,4张的人了,学历学历没有,证书证书没有,感觉挺失败的,于是痛定思痛,下决心考证。因为自己定位是数据库的方向,所以再次在51CTO上联系了老师,老师推荐了多哥的OCP课程,毅然决定入手,事实证明自己的选择也是对的。经过4个多月的深入学习,终于在2022年4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完成了082、083这两门的考试,并顺利通过,感谢多哥,感谢李朝阳老师,感谢Cherry班主任。要是介绍如何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死记硬背,然后不断的刷题,做题,刷题,做题。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将每道题进行标注,找到关键字,或者说自己容易记忆的内容,然后反复看,每天至少保证30题以上,所有题记忆一次之后,就是开始不断刷,反复用软件练习,测试,由每次50题,到100题,到全部。这样的节奏每天2次,然后降低频率,每天1次,到后来的隔天,或者隔几天,考验自己的记忆。简单来说,我的学习过程就是这样。考证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将学习的内容吸收,并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技能,才是最重要的,这一阶段的考证之路结束了,但是学习的路程,依然漫长且深远。
July_rabbit
711
0
大家好,我是第24期学员,抱着提升职场竞争力的目标报名了51的rhce课程(当然此处也有价格因素,报名前咨询了几个线下培训机构价格有点接受不了,同时自己在上班时间上也不方便)。学习内容可大致分为刷视频和上机练习两个部分。一是刷视频:刷视频其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没啥可说的,撸就是了,早点开始,视频真挺长的!!!。另外,不论自己觉得自己水平多高都还是建议全部刷,会有收获的。二是上机操作:操作前认真看完考前视频,刚开始练习可以一天一个科目,把每道题吃透,帮助命令多用用,每道题差不多了再做双评,双平满分在考虑提速,一切自然而然。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升职加薪。
wycrhy19940917
645
0
【红帽RHCE认证】关于我如何获得RHCE8这件事-双满分通过原创
大家好,我是来自RHCE26期的学员,广州本地人。在2021年8月参加RHCE26期培训之前,我几乎所有的IT技能,都是靠看书自学的。记得linux自学的时候,靠的是《鸟哥的linux私房菜》,我看的是电子版的,那本书大概1000多页,讲的非常详细,讲一个命令都会涉及到7~8个参数。虽然讲得十分详细,但是同时也拖慢了学习进度,因为我分不清哪些是我需要的,哪些是我不需要的。后来遇到一个有RHCE7的运维人员,他告诉我linux是有认证的,就是红帽认证,于是我在网上货比三家,最后选了51CTO。由于我之前有自学过,加上庚老师确实教得好,在RHCSA8的学习阶段算是比较顺利的。大概用了3个月,每天看视频和动手操作的时间大概2小时,终于把RHCSA8的内容学完了。然后又用了2周的时间,把RHCE8的内容学完。学完RHCE8的内容之后,又用了4天的时间,把考试的内容看一遍。就开始备考了。在拿到练习环境之后,开始练习了,我才发现我的实操部分不够理想,尤其是ansible的部分,总会因为一点瑕疵,导致ansible运行失败。好在备考群的同学比较热心,总能帮忙指出我错误的部分。后来为了减少瑕疵,我能从题目复制的参数,都不会手动输入了,而是直接复制,一来可以提升效率,二来可以减少失误。在经历了5天的练习后,我就达到了报考的要求。然后每天练习RHCSA8和RHCE8一遍以上,直到22年的1月20号考试。在经历了考试之后我才发现,太简单了。我轻而易举地就拿了双满分。因为庚老师做的练习环境,比在广州考场实际考试的环境要难。能过庚老师那一关,那么能过考试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在拿到RHCE8证书后,我又马上开始了RHCA8的学习。在学习linux这条路上,动手练习是必须的,希望各位同学在学习linux的时候,不要疏忽动手练习,一定要动手多练,才能熟悉,这比只看不做强好几倍。
wx5ed7a947479ab
645
0
大家好!我是OCP19C第十期班的学员,说起考试和在51学习的经历,我整理了下思路,从以下三点说起:1、为何选择考证——是盲目跟风还是心之所向我是去年六月底报的班,当时刚好毕业快三年,在这三年里我完成了结婚生子,换了两份工作,一直在做测试。工作忙碌之余,也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对于女生而言,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在我看来都是青春饭,很容易进入中年危机感。另一方面也是我的测试工作比较繁杂,涉及面虽然广但是却不深入,我就想着从哪个方面可以提高自己,让自己的技能更加专业一点。幸运的是,在平时繁杂的工作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数据相关。有了目标之后,在平时工作中,我会跟领导主动要求测试数据相关的工作,也会在各个招聘网站上搜索跟数据有关的工作,发现很多数据相关的工作要求有OCP/OCM证书优先。然后我就下定决心考证,进一步提高自己。2、考证之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报名之后发现考试时间可以自己预约,有效期一年,我高兴坏了,所以一开始我也没有看题库,也没有看视频课程,但是我却每天都关注群里消息,51的老师特别负责,几乎每天都会在群里提醒大家不要忘记看题目,报名考试,也经常有群友在群里向老师问题目,自己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利用碎片时间刷题。10分钟,20分种,半个小时都利用起来。082的题目我是一开始对照翻译版看了3遍,(因为之前题库比较多400道左右,所以跨度挺长的,断断续续三个月才看完),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如果看了3遍之后对题目还是很陌生,建议还是边看题库边记正确的答案,找到答案之间的关联(比如都选ALL,比如不选什么),还可以联想记忆法,找到让自己快速记住的方法。后面题库缩减到一半的时候只有191道了,我对整体题库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每天早到公司一个小时,利用软件集中刷题(这个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刷了4遍,因为平时要带娃,晚上效率较低,只有早上的1-2个小时用来刷题),最后进入考前一个星期的冲刺阶段,坚持每天刷一遍题目,保证题目错误不超过7题,最后082考试成绩80分。我的082考试战线较长,从6月30号报名到12月2号考试,跨度为5个月,中间有很多次之前白看的感觉,但是我的心里一直惦记着考试拿证,最后还是以积极的态度完成了考试。针对083的考试,一开始我和大家的想法一样,没有刷题软件怎么记呢,后来我想到了把题目按照顺序拍照放到手机里,这样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看个1-2题,积少成多
mb60b4dd52bdcdc
631
0
一、选择自己的道路我在2021年11月27日报的51CTOHCIP,荣幸成为了无忧班16期中的一名学员。其实我是刚毕业没多久的三本大学生,想通过考证考研的方式让自己的起步高一点,但考研的路上因为个人原因没能坚持下去,在家呆了一年,导致对自己没有自信,觉得自己做不好一件事,之后考研没去考试。考证除了证明我自己的能力以外,主要还是想让我重拾信心,因为一些因素,我可以不选择考研考证,凭着我之前大学考的国家认证的网络工程师,加上我待的地方是个云南里偏落后的地方保山,想找个工作是比较简单的,昆明也是选择,但就我之前说的,想让自己起步高一点,所以我选择了考证,经过网上多家对比、了解之后选择了51CTO。二、不轻易放弃开始的时候依辅导老师的建议从223开始复习,一科一科去考试,但我的情况是三科一起去考,因为我去考试的话路上开销得花钱,223是三科当中最jiandan的一科,只有300+的题目,而且题型简单易记,开始的时候记得很轻松,当时2天就记好了,但记到222的时候,就难度不一样了,有900+将近1000的题,题型就有些难记,专业词汇变多,我的进度就变得很慢,战线被我拉的无xian长,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222都还没一半。直到2022年3月13日,我忽然想开始拼搏了,是的,到现在222马马虎虎才记过一遍,我开始复习223,因为时间太长有些遗忘,花了一天时间,之后222重新起步,开始做笔记,笔记我看了有几个程序,下载了一个印象笔记,哈哈哈只能说,不如WPX,还得是WPX,然后就有些不可思议了,我222三天看完,221也是三天看完,除了笔记,我的刷题是先看答案,然后记题目和答案,然后就这样记三天。之后开始总复习,223照旧一天复习后,预约考试测试,一把过,222的复习就不能像之前记题的这样来,得记完之后,第二天先把前一天复习的再做一遍,再复习今天的,第三天也是如此,221的复习模式也和222一样。啊,可能到这就有疑问了,啊,那么多题,我这复习那么快,能记得住吗,哎!确实记不住,我的理解是,别管错的,我的意识是别怕错了,选就是了,记得的题巩固印象,错的做完一套题之后看解析,记错的答案,建议是全部题都要看,记不得的题蒙对的话,单看错题就看不到了,下次做又不知道怎么选了。这个复习过程中,除了每天题量的上升,随着记住的题目越来越多,刷题速度越来越快,笔记很重要,笔记的作用不是记口水帐,把你
rimworld
589
0
大家好,我是OCP12期的学员。经过了两个月的学习终于完成考试且顺利通过。简单分享下整个过程中的一些感悟。首先要清楚考证的目的,是升值加薪,是跳槽转岗,或是技多不压身,都行。当然如果是从事相关行业考个证是必要的,这不是卷,是应该的努力。其次说说选择报考机构。我也是问了些人,有稳过的,有不用准备也可的,价格也是五花八门,浏览了官网的各种介绍我选择了51CTO,货真价实,也是缘份。我是结果导向型,只要认准了就奔着目标去,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的煎熬就暂时忽略吧。接待报名的是胡老师,风趣可爱派,会根据你的时间给出建议如何安排。督促学习的是Cherry班主任,说话温温柔柔,超级有耐心,学院派是负责授课的是多哥,专业技术派,经验丰富童叟无欺,直播课不枯燥,幽默自成一派。题库部分李老师考试答疑解惑,重点突出,不走冤枉路。老师们都各司其职有问必答,即使节假日也会及时答复。再说备考过程。我是有些英文基础,但是这么多年也都忘差不多了。学习下来感觉有没有英文基础没有影响。白天上班,只有晚上和周末时间用来学习。我习惯纸质打印资料学习,可以写写画画做标记,基本每天晚上10道新题,每天再把之前的回顾一遍,使用刷题软件打乱顺序刷。都学完了之后每天随机选择90题做一遍,不用全部都做,会很耗费时间,周末再把全部题做一遍。082刷的正确率99%之后,开始着手083学习,比082题目和选项都相对复杂,学习进度不求快,不用焦虑,踏实跟进自己的计划。部分选项很相似,不要急于确认。当然在学习083的过程中还是要每天抽时间刷刷082的题目,遗忘太可怕,学习要趁早。只要没考试就要保持适度的紧张,心态要放平。平时做题过程中形成错题本,考试前再过一遍,有效。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未收到预约考试的通知,所以两门都学完了,准备一起考,三月底前两门都顺利通过了。如果能预约成,还是将两门考试分开,考一门放一门,最终都会通过,不用安排的过于紧张。我属于鱼的记忆,所以只能一遍遍多刷多做,勤能补拙。最后,考证通过了不是终点,很多直播课程才是实战,之前直播课程没有学完。后续还要继续更系统的学习,毕竟技术才能成就梦想。附上我的成绩单,祝愿其他的学员都能顺利通过考试,祝学校越办越好,也会考虑报考其他课程,谢谢!
mb61c04aeee6d2b
812
0
各位同学们好,我是OCP精品班12期学员。我是2018年底开始接触oracle数据库的,中间摸打滚爬了三年,还是停留在基础的故障处理,数据库补丁升级,安装RAC集群等简单维护上。想考OCP,一是源于工作需要,需要OCP证书给自己加分以便升值加薪,二是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让自己对是oracle能有更深的了解,毕竟这是一个可以学到老做到老的行业方向。正好赶上双十一做活动有优惠,就报了班,开始跟着多哥学oracle。录播课的知识点,直播课的干货,都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考证,我想说51CTO学堂的题库真的是太稳了,082考试只要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好好背题,一天5到10题,一周下来就50题了,每周末回顾之前背的题,刷几次题库软件,很快就能掌握了。我是采用分片方式背题,1-50题,50到100题,100-150题,150-191题,然后1-191题综合刷题,稳稳的通过082考试。083考试会难一点,但是一样采用082考试的方式顺利通过。考证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跟着录播课的知识点,一点点把它吃透,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对oracle数据库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成为一个优秀的DBA。
mb5faa8f0488ff2
712
0
大家好,我在51CTO学习了很长时间,是老学员了。我最初是跟着PMP的王安老师学习,后面跟着Oracle数据库的讲师多哥学习。我一直在向老师们学习,学着养成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这次能顺利通过OCP认证,个人有一些小小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第1阶段通过系统学习,系统的对oracle环境搭建、sql语句、体系结构、备份恢复、sql优化等内容进行学习,值得一提的是,群里的学习氛围很不错,群里李老师负责题库,多哥时不时会补充一些新的视频课程,对不同水平的学员都有精准的解答还会给同学们建议职业规划,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且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群里共同讨论技术问题、生活趣事、工作上的问题。和行业内经验丰富的老师交流学习是这次培训宝贵的财富;第2阶段刷题,不得不说题库还是比较准,但刚开始刷题可能比较枯燥乏味,但是通过与其他学员、班主任Cherry交流经验,逐步摸索出自己的背题经验,每天10道题,工作再晚也要坚持;水滴石穿。周末对一周的题做单元训练。后面很快题库就很熟练了。考试的过程中答题也很顺利。第3阶段就是报名约考、报名约考这些基本不需要浪费时间,到了关键时间节点班主任Cherry都会单独提醒,并把具体步骤编辑pdf发到手中。虽然考试的时候有个小插曲,pearsonvue考试中心网络问题在考场干坐了20分钟,但082、083一天内考完拿证还是挺高兴。在这里感谢多哥、李朝阳、Cherry老师的帮助。后面我也会坚持学习,后期也会继续关注51CTO课程。最后想跟大家说,考证真的不难,考证只是一个开头后面也要跟着多哥的课深入学习技术。干我们这一行的活到老,学到老。有技术有证书才是王道。
wx5db77a1ac7035
1.3K
0
OCM考试之路原创
大家好!我在IT行业做系统集成工作,什么都做,但都没有深入学习,一直现在一个方向上深入学习,后来在工作中接触了数据库,认识到数据库的重要性,工作中也常听说OracleOCM很厉害,一直都想考OCM,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51CTO上报了Oracle相关的培训,开启了自己学习Oracle及OCM考试之路。首先说下我的学习经历的吧,我报名培训比较早,刚开始报名的时候还很有激情,每天都按老师的要求坚持练习,当时报名的时候在下半年,工作的事情比较多,又经常出差,时间很难集中,渐渐的学习就懈怠了,刚开始准备考11gOCM,当时11gOCM考试也接近停考,由于当时准备不是很充分,也担心考不过就没有报考。后来就准备考12COCM,由于我之前考的11g的OCP,考12COCM需要先考12C的OCP,中间很长一段时间一边练习一边准备19COCP,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也没了开始的激情,中间隔了很长时间才完成19COCP的考试,后来也觉得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看到很多别的同学都通过OCM的考试后,决定报名12COCM考试,正好那段时间不是很忙,在交了12C的考试费后,就加紧12COCM的练习,考前每天逼着自己至少完成两个场景的练习,时间多的时候,就按考试要求,两天完成所有场景练习,终于在今年通过12COCM考试。我就是一个反面教材,意志力不够,凡事都是逼出来的!!!!在这里,给准备考OCM的伙伴,分享一下我的教训吧!对于意志力不足的伙伴,分两个阶段激励自己,开始阶段,在刚开始报名后,趁着刚开始的激情,尽快按老师要求,完成相应的练习,这个阶段完成11gOCM的练习,进入12cOCM练习,保证仅借助官方文档,完成所有场景练习,到这个程度,可能会经历很长时间,对于意志力不够的伙伴,可能就没有刚开始的激情了,一旦有工作或其他事情,就很难坚持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二阶段的激励了,交钱报名考试!!!钱都花了,考试时间也定了,也就有了学习动力了。最后谢谢侯导、杨老师、鼎文老师和一起学习的伙伴!!!
平凡岁月
1.4K
0
北京无忧创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70131号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甲一号2号楼602A
PMI, PMP, PMI-ACP and PMBOK are registered mark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
ITIL® is a registered trade mark of AXELOS Limited, used under permission of AXELO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7568号-5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Copyright © 2005-2022 51CTO.com